进、化学推进,本质上都是建立在这条法则的基础上,所以,宇宙生物体和无生命战舰大体布局差异其实并不大,无非就是一个有生命是独立个体,一个无生命由船员操纵。
霍古直接套用了异星人母舰级的骨架,再加上自己比异星人更胜一筹的材料学基础,龙骨比原有设计还要大上约三倍左右,这意味着最终设计出来的宇宙生物体,起码要比异星人的母舰大三倍。
骨架有了,接下来就是能量源,但霍古在考虑到底该怎么装上异星人的反应堆。
异星人的反应堆属于核聚变,不过这种核聚变产能的方式,却迥异于地球科幻片里依靠磁约束的聚变反应堆,他们靠的是离心水压来约束核聚变。
在高速旋转制造的离心人工重力下,在制造的深井里引爆小型氢弹,利用水压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特性,对抗核聚变的bào?zhà,由于水压的全向性,核爆会被很好的约束起来,氢弹的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滞留在水中,然后就是蒸汽产能。
当初如果不是母舰ai的讲解,霍古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辛苦搬运回来的聚变反应堆,为什么会是一口装满液体的深井。
氢弹和人工重力都不是难题,难的是霍古要怎么把一个高速旋转的轮子安装进宇宙生物的体内,机械战舰当然不会在乎这些,可浑然一体的宇宙生物体却需要考虑自身内部的衔接问题。
思量了半天,霍古决定放弃聚变反应堆,改为裂变反应堆,这个不需要使用什么人工重力,需要的仅仅只是u235核原料还有重水,利用激光点火u235裂变,重水在其中发挥减速剂的作用,让裂变缓慢进行,核裂变以热能形式向外释放,再搭配上温感细胞,直接跳过蒸汽发电阶段得到电能,转换效率比异星人原来的核裂变还高上一筹。
当然,裂变终究还是比不上聚变,质能转换效率摆在那里,所以霍古将裂变反应堆尺寸加大,数量增多,在量上弥补质的差距。
母舰内部的维生系统、船员生活空间等与战斗无用的设计被霍古逐一剔除,空余出了很多空间和载重,原本的仓库和战舰锚泊区得到进一步拓展。
庞大的体量,单个脑子显然是不够用,既要统合整体,又要同时对付宇宙战场上多个目标,所以霍古采用主脑和分脑的设计,主脑就像舰长给出决定,具体的瞄准、蓄能等细节交给分脑执行。
表层防御霍古没有采用和异星人相同的振动装甲,与聚变反应堆一样,都是不适合生物体的设计,异星人战舰之所以不受振动装甲的影响,是因为本身具备一个真空夹层,又利用磁能进行约束固定,有机生物体做到这点的难度太高。
考虑到爆音的威胁,霍古决定使用蜂群战术来防御,就像航母那样可以释放大量子体单位,子体搭载热射线,蒸发任何敢于靠近母舰生物的实体。
霍古设计的母舰生物也就此成型,远可激光脉冲集火,近可子体近战,庞大体型吸引火力,同时还能担任后勤补给……不知不觉间,霍古和异星人想到一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