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了,看来这狐狸是好几天都没喝水了,这是可惜了兄弟的那些血了!”
曹慧芸将狐狸轰走,重新在碗里盛好水,杜大肠和曹尚宝这才拜了把子……
三人心里都明白,如果再继续跟着难民的队伍逛下去,早晚都有活不下去的那一天。如果想要活的更好一点儿,还是应该先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再说。三个人围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杜大肠说:“刚刚我向过路的人打听,从这儿往东走百十多里有一个县城,我们何不到此处谋个生路?”
曹尚宝点头道:“兄弟所言极是,但我们一来不会做生意,二来做不了苦力,却是无从经营啊!”
杜大肠说:“古人常说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咱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我看等到了地方,咱们再从长计议!”
曹慧芸也道:“杜兄弟说的在理,这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饿死的尸首无人打理,任由那些狼虫虎豹撕咬的支离破碎,若是再这么走下去,不定什么时候咱们也要死在这路边上,葬身在飞禽走兽的腹中了!”
当年我爷爷他们三个是铁了心要走的,所以就跟难民群里几个能够聊得来的人道了别,一路就向东而去。
这一年对于全国四万万人口来说是灾难性的一年,天灾**不断。一月袁世凯复辟帝制。紧接着饥民大闹上海,三月袁世凯下台,六月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被迫恢复了旧约法,七月山东蓬莱的饥民起义……我爷爷他们三个人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摇摇曳曳的脱离了灾民的队伍,他们在向着自己的新生活迈进,可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的选择将会决定他们这一生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
杜大肠三人在路上不时的会看到一些被野狗啃的肢体不全的死人,这些天,三人早已见多了这样的场面,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更不会觉得害怕。几个人一边走路,一边商量接下来的生活。眼见天就要黑下来了,所以曹慧芸提议找一个地方先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也好继续赶路。这世道太乱,走夜路不太安全。
几个人正商量着,却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一只大狐狸,浑身的毛洁白如雪,一下子就跪在了杜大肠三人的面前。三人仔细一瞧,这狐狸正是前些天结拜时那只求水喝的狐狸。常言道万物皆有灵性,狐狸既然知道跪拜求水,也必然是通情理的。此时跪在三人面前抱爪磕头,想来是遇到了麻烦,有事相求。
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杜大肠动了恻隐之心,他开口和曹氏兄妹商量,说这狐狸两次都与你我兄妹遇上,那是缘分呀!这回又跪在了咱们的面前磕头,可能是遇到麻烦了。谁都有遇见麻烦的时候,人是如此,又何况一个哑巴牲口呢?老辈儿人常念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狐狸虽然不会说话,可大小也是一条命不是?救这畜生一条命怎么着也能胜造三级浮屠了吧!再者说了,这家伙还跟咱们歃血来着,多少也算是个结拜的兄弟,兄弟大难临头,哪有不救的道理呢!杜大肠那嘴叭叭的,是新姑爷见丈人,一口一个礼(理)。
曹尚宝是一个生性温厚之人,没有什么花花肠子,而且还读过几年的圣贤书,心存善念更多。曹慧芸更是心慈的女子,从小就被灌输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等封建礼仪思想。两人听杜大肠这么一说,也都觉得在理。
杜大肠对这狐狸说道:“咱兄妹三人和你两次相遇也算是个缘分,所以没有不帮你的道理。你要是避难就点个头,要是求援就摇个头!”这狐狸还真懂人话,听杜大肠这么一说,头跟个鸡叨米似的点个不停。杜大肠就打开自己脏乱的褂襟,让这湖里躲进去!
没过多久就来了一个拿枪的猎人,这人见到杜大肠三人以后开口就问他们有没有看到一只大狐狸,几人也是好心,为了帮着这个狐狸免遭杀害,就摆手说没看到!猎人拿着枪走了,边走边磨叨着:“得赶紧弄死它,这家伙成精了。”
三人见猎人走远了,才把狐狸放了出来,杜大肠朝着狐狸摆摆手,示意它逃命去吧,这狐狸向着三位恩人拜了拜就一晃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