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若惊诧又惶惶,忽的想起出门前殿下对自己的吩咐:以后你就是要伺候王妃的人了。
要伺候了这位主子,自己可得可心,不说吃穿用住都得用心,最重要的是对主子的心思得明镜。
主子适才独自要走,自己便以为了她是要自己去打听。毕竟主子现在不便于表明了身份,自己一个婢女又有什么可在意的。
蝶熙看着小若的神色,不由笑着安慰道:“没事,你怎么问的,如实答我。”
“是。”小若福身施礼,娓娓道来,“奴婢领着二人进屋,那夫子只是称谢,倒是那年轻人问药问的详细。之后奴婢便问了京中人士何故此时出京,那夫子回说是夺情期满,所以此时进京。”
蝶熙点头称好,作势遣了她先出去。
独留一人在屋,蝶熙长吁了口气。
夺情,可就算是朝廷强命,也不过三年,三年前的自己已经出师,可却依旧不认得。
难道是自己猜错了?可他却说了夺情不是吗?
三年……蝶熙喃喃自语,三年,难道是三年又三年,若是六年就说的通了。
夺情了六年还能归朝的,这人,也是不简单的。
翌日,蝶熙在小若的陪同下去了大娘的屋子。大娘早早的就在屋外忙活着,见着人来,连忙在自己的围兜上胡乱的抹了把手,堆着笑迎了上来。
“姑娘来了,可是来看看客家的?”
蝶熙点点头。“李大娘费心了,多谢。”
“不谢不谢。”就昨日一晚上得的赏钱可抵得过大半年的收成,可不得好好供着这位佛祖了。
她见着蝶熙的目光落在门上,立即起手掀起了门帘来。
蝶熙回她一记笑,拍了拍小若的手,让她也留在屋外侯着。
屋子里备上了火盆,一下进去还觉得有些不适应。这份不适应却让蝶熙有些高兴,是身子好些了吧。
屋里的两位不知道蝶熙的心思,见着姑娘真容,先是一愣。也立即客客气气的让人坐下。
蝶熙重新给老夫子把了把脉。这才整色端坐,“没什么大碍,一会我让丫头再熬一帖药,巩固了便不会有后遗。”
“多谢姑娘慈心相救。”老夫子撑起身子朝蝶熙揖手作礼。看着还有些勉强。
蝶熙身形未动。含笑的看着他。微微摇了摇头,“是夫子的孝心感动了上苍,能逢凶化吉。功不在我。”
老夫子的眼睛转了转,不知为何,却觉得她话里有话。
“上苍有心,也需姑娘有意,说到底,还是姑娘的功。”
“是啊是啊,多谢姑娘出手相助。”一边的年轻人也跟着深深拜了一礼,恭敬情深。
蝶熙不再推托,颔首算是接下了这礼。
老夫子微微眯了眯眼,声色依旧的询问道:“听姑娘口音像是京中人士,怎么也在此处?”
“与二位一样,路过了歇歇脚。”
“非也。”老夫子摇了摇头,“看姑娘的样子,并非住了一日两日,又怎么会和我们一样,只是路过了呢?”
蝶熙的笑容深了些,眼中闪过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