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哪里有问题?
“下案的看板也有!”彭刚微微一笑,杨立民在制作看板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提到过下案的问题。
毕竟看板就只有这么点儿大,如果只是将下案的工序一步步写在看板上的话也就那么几句话,可是如果只是写工序和步骤那岂不是和工艺书没有两样了吗?
这么看来就有些脱了裤子打屁,多此一举的嫌疑。
不过杨立民当时只是笑了笑,然后很快就说明了下案看板的操作方法。
现在郭海问到,彭刚自然有底气。
彭刚道:“下案因为材料的复杂性当然不可能以看板的形式出现。不过我们技转科通过商量,决定将下案的几个重要步骤做出来用一根袋子装好,你们下案每个组需要也是可以向你这位下案主任借嘛!你们那边我们就分成了几个步骤。比如排帮、定型、还有清洁的后处理所有的要求的需要的技术我们都会详细的写在看板上,实物也按照36码左脚都做了一只,再通过我们技转科技术员的讲解,我看也是可行的!”
在后世里,鞋厂对于下案看板的处理办法正是现在这个模式。
不过后世主要针对的是流水线作业,因为流水线是将一个公种分成了若干个工序,如此一来就需要每个工序精细化和简单化。
虽然现在爱民厂达不到流水线制作的要求,不过胜在工人师傅们技术高,对于看板自然是能够看懂的。
而且在杨立民的计划里,让爱民厂全体上下先熟悉这种流水线的看板其实也有好处的。
正如如今厂领导们考虑的那样,想要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工实在是很难。
可是如果转成流水线呢?
那么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毕竟一个人工种的工作已经被分解成了若干个工序,那么到了工人的手里边或许就变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
那个时候工人师傅们只需要按部就班,
按照工艺书和看板的要求操作,当整条流水线全部链接起来那么就已经完成了这个工种的作业。
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工种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哪怕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鞋业的人只要突击培训几天也能胜任。
而且最关键的是,因为一个人在一个工序不断的制作,所谓熟能生巧,在千百次不断的重复下,他对自己工作的工序无疑便非常熟练,从而也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流水线之所以在后世被各大工厂纷纷采用,其实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毕竟在那样对劳动力迫切紧张的时代,能够节约培训成本和节约培训时间就代表着能够早日收到回报。这也是为什么国外诸多工厂不远千里迢迢跑到发展中国家开厂的原因。
郭海按照彭刚的话想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话里的意思,当下便朝彭刚竖起了一根大拇指,笑道:“我说老彭啊,你们技转科这次办的事情还真不错。有了看板我们生产现场就要轻松多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