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3章 79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朝廷的使者来宣读诏书的一天,天上正好下起茫茫大雪,迟了几个月才姗姗而来的大雪,霎时间就覆盖了整座庭院。

    桓玄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的消息如初降的雪势,蔓延了东晋整个西部地区,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这五处的祝贺笺一起送达到江州。

    当时的桓玄坐在厅堂上,贺笺一到,立刻在木制的贺笺后面作答,粲然成章,不相糅杂。

    一旁侍候的陶渊明也暗暗赞叹,这次在建康时,曾听人说起“桓玄文翰之美,高于一世”,看来并不假,细看桓玄的字,也有二王的笔法,看来他满屋的收藏也绝不只是看看而已。

    座上姿貌端严的男子派人送出写好的回笺,又独自沉思起来。

    他应该是得意的,领二州,荆州、江州,二府,即荆、司、雍、秦、梁、益、宁、江八州军事都督府及后将军府,一国,就是他最喜欢的封国南郡。南郡公刚三十岁出头,小自己四岁,如果不是地位显赫,他真想收下这多才多艺的弟弟。

    渊明悠思间,桓玄的声音传来:“渊明,你说人怎么样才能如这雪一样纯白,≤→,子道赞得好‘资清以化,乘气以霏;遇象能鲜,即洁成辉’。”

    对于这个问题,他其实早就有答案了,说道:“桓公来此一年有余,竟不识此地之宝,庐山之上有东林寺。”

    桓玄扑哧笑出来,自己心情虽不好,还没有要出家的念头,陶补充道:“不敢建议桓公出家,东林寺中有高僧慧远,修清道远,见到他,俗世也可暂时抛却脑后。“

    东林寺,在荆州时就听过此寺的大名,王佛大好佛之人,和桓玄闲谈时常提起此人,而殷仲堪,和慧远的关系更好,还有书信往来。当初殷仲堪去荆州,途经庐山时前往致敬,与慧远一起行至北涧,谈论《周易》体要,谈了很长时间了但不觉得疲倦,之后赞叹道:“识见卓越深邃,实难望其项背。“

    桓玄讨殷仲堪时也路过路上,请慧远出山接见他,慧远绝不破例出虎溪去见宾客,借口疾病,桓玄觉得出征之前沾点佛光也不错,就亲自上山一睹真容。

    他对于佛不喜欢,他以为出家是逃避,不交赋税,不服兵役,而一些僧人的嘴脸,在司马道子处看看就够了。

    至于慧远,外界的评价是神韵严肃,容止庄重,所以凡欲瞻睹其人者,全都颇为敬畏。而在桓玄看来,慧远看中庐山,找到当时的此时桓伊,桓伊就立刻为他修建院殿,协助他组建东林寺;后来江州刺史王凝之集中外僧徒八十八人帮助他翻译佛经。而且,他和朝中的王谧、桓谦等关系也不错,似乎是圆滑过头了。

    为了不打扰山中清净,桓玄独自去见慧远。见到此人之后,桓玄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的赞誉会那么多,见到慧远神韵,桓玄不由自主地礼敬,慧远点头回礼示意。

    但是该问的还是要问的,桓玄首先发难:“儒家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今你因何剪发去须?”慧远简洁地回答:“立身行道。”

    桓玄认为他说得很好,因为《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桓以《孝经》发问,慧远也引《孝经》来回应,说明佛教的沙门出家修行,并没有违背孝道。

    桓玄本来还准备了很多问题,但此刻都觉得说出来只能显示自己的才薄德浅,于是将话题转移到政事上,甚至还提起自己征讨殷仲堪一事,慧远沉默良久,桓玄又问他有什么心愿,他双手合十,道:“愿檀越安隐,使彼亦复无他。”

    桓玄安静下来了,此番出兵,或是两败俱伤或是一方独大,所谓的两相安是不可能的。桓玄不想再考虑这问题,礼敬一番,就离开了。

    上次的拜访,说到底还是意犹未尽,经陶渊明提醒,倒想再见见他。

    这次桓玄带着仙期和桓胤,这两个人都不是俗物,至于陶渊明,他认为自己虽是一俗士,但也不喜欢以隶属他人的身份拜见那神一般的远公,他们前几年还共同建造了潜慧寺。

    慧远的眼光不错,庐山林壑深幽,静若绝世,一场雪后,万籁皆寂,唯有邈邈钟声传来。一些树的叶已落尽,白雪为衣,又有常绿之树,依旧葱葱,绿白相间,韵味非常。

    自己早已派人上山说明要见慧远,所以,现在也就直接往山上走,带着他一贯有的傲气,路上也有僧人下山,不禁多看这三个俊美男子一眼。

    终于,到达寺庙,桓胤,仙期皆在外等候,

    与慧远又是一番可有可无交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